跳转到正文内容

邓清波:“劝捐”实属权力“软强制”

  最近,广东东莞不少公职人员收到了一份“东莞慈善月月捐”活动倡议书,号召市民每月固定捐款10元以上,被质疑为“强制捐款”引起争议。(《人民日报》10月21日)

  这种捐款宣称是“自愿”,但公职人员都收到了倡议书,倡议书又是由官方出面,所以,它实质上存在着一定的“强制性”,是一种“软强制”。

  所谓“软强制”,就是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必须怎么做,但由于权力的影响无处不在,而驱使人们会按照其意愿行事。事实上,这种“软强制”在生活中很常见。比如说,有些医院并没明文规定患者只能在自己的药房里买药,可药单上的药物要么用了别名,要么是医院垄断经营的,别处买不到,还是只能在医院买,这就是“软强制”。而在机关里,“软强制”更是无处不在。比如,没有明文规定领导可以处处优先,但实际生活中人们却往往不敢不让领导们优先。再比如,在机关投票选举中,有些人会违心地把票投给自己原本不愿意投的人,这也是因为他们受到了“软强制”。“月月捐”虽不是“强制摊牌”,可公职人员不能不响应,所以也带有“软强制”。

  “软强制”并非全无益处,有时候它是一种领导艺术,但更多的时候,“软强制”的实质是权力的溢出效应,是权利受到无形胁迫、得不到充分保障,有时候权力就是打着“没有强制”之名来行强制之实。它带来的是机关“潜规则”,导致许多“硬规定”被束之高阁。很多不正常的现象能在机关里长盛不衰,就是因为它们没有见诸明文,因此“查无实据”,可它们又确实存在,侵害着人们的权益,破坏着机关的作风。所以,对于这种“软强制”,也必须予以警惕,设法防治。 (邓清波)

分享到: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

微博推荐 | 今日微博热点(编辑:SN004)
您对本文的观点:
顶:0
踩:0
请给本文打分:
5 4 3 2 1
4.5本文目前得分:

 

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┊Copyright © 1996-2011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